6月11日上午,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剑青一行到浙江师范大学调研交流。浙江师范大学校长邱利民出席座谈会。

浙师大校长邱利民讲话。图片来源 国际处
邱利民对刘剑青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感谢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长期以来对浙师大各项事业的大力支持。座谈会上,邱校长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成效。他指出,浙师大一直将“国际化”作为四大重点战略之一,并长期深耕非洲区域。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复信我校非洲研究院名誉教授格罗布勒等非洲50国学者,让我们倍感振奋,深感中非教育合作大有可为。国际中文教育也是浙师大国际化的重点工作之一。浙师大是唯一连续5年获得“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的高校,非洲孔子学院数量居全国首位,与教育部语合中心共建的“非洲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已发展成为国内非洲中文师资培训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去年获批全国首批博士点,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剑青讲话。图片来源 国际处
刘剑青在调研中对浙师大国际化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当前中文国际传播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传播的广度、深度和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设发展中务必求真务实。在数字化、智能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进中文教育数智化转型势在必行。面向未来,他期待双方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智慧教育赋能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国际处、教育学院、国社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